“开饭喽!”随着一声吆喝,原已热闹的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更加热闹,20多名60岁以上老人早已纷纷围桌而坐,等待开饭。“老远就闻到香味了,我最爱吃恁做了炸酱面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前我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2.23万人,其中空巢或独居老人有542人。如何让这些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安享晚年?如何保障辖区留守老人以及行动不便老人的吃饭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了马村区民政局领导班子重点考虑、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一定要解决老人们吃饭的问题,不仅让他们吃得方便,也要吃得健康。”经过多番协调努力,马村街道丽景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和冯营街道东苑社区老年食堂先后应需而生!各街道相继以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院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建设惠民阵地、让老年人吃得顺心。家住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的75岁老人晁念粉,每天中午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老年食堂。“孩子们在外工作,最担心我吃不好,年纪大了,自己买菜、做饭确实费劲儿,这里饭菜可口,一顿才花一块五,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方便又划算!”老人深有感触地说。据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徐秀叶介绍:社区老年食堂每周一至周五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午餐,采用“政府补一点、老人掏一点”的运营模式,65岁至80岁老人只需要花1.5元即可享受到美味可口的午餐,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 拓展智能服务、让老年人吃得舒心。丽景社区助餐点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和上门送餐等综合性助餐服务,从源头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助餐点配备养老服务信息一体机,老人可通过触屏、现场点击、手机APP、网站、12349养老服务电话热线等多种方式自助预约养老服务,既方便快捷又锻炼了老人动手动脑能力,让辖区老人们享受到了“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助餐点在保证辖区老年群体就餐优惠的前提下,也面向社会经营,扩大消费群体。“我基本天天都来这儿吃饭,几块钱就能吃饱吃好,还能和老朋友们说说话,大家一起吃饭不会觉得孤单。”一位在食堂就餐的老人笑着说。 延伸服务触角、让老年人吃得暖心。安阳城街道山底村幸福院,为村里41位老人提供午餐,一顿饭2.5元,经济实惠,切实解决了儿女后顾之忧。九里山街道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根据辖区老年人需求,推出膳食供应、生活照料等服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行市场化、公益性运作,为辖区40余名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对重度残疾人、困难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社区对食品的进货渠道、加工处理、成品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要求减盐、减油、减糖,确保食品多样、营养均衡,确保辖区老年人能够吃得好、吃得放心。“出了家门就是食堂,每天都可以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难题,过来吃完饭回家就能休息了,自己省得做饭了,口味、服务都很好。”家住演马社区的李阿姨对照料中心人员服务非常满意。 民以食为天,一口热乎饭,足慰老人心。从“吃饭难”到“吃好饭”,马村区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以高效服务老年人为载体,以“老年食堂”为切口,将服务触角延伸到老年人家门口,积极探索“老年食堂”长效运行机制,打通老年人就餐“最后一米”,让热乎乎的“烟火气”温暖到更多老年人,持续提升全区老年人幸福指数,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